淘宝陶瓷手镯直播或者陶瓷手抄报

宝格丽 B.zero黑陶瓷手镯精致中带着干练硬朗感!线条简洁,利落,流畅。陶瓷和贵金属搭配,恐怕也只有宝格丽玩得最好了。
上手感觉超赞,非常精致,侧面看尤其漂亮,超级适合年轻的小姐姐小哥哥们做情侣手镯呢。

浮世绘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今天范儿姐就想跟大家聊聊浮世绘的起源和流派。让大家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

根据历史记载,浮世绘出现并盛行于日本江户时代,也就是1603年到1867年之间。很多日本漫画故事都以江户时代为背景,比方《浪客剑心》、《犬夜叉》、《一休和尚》等等,从旧石器算起至今,日本被划分为16个时期,江户就是其中一个时期,其实江户是个日本地名,这个时代也史称德川时代,因为是德川家族以江户为都设立幕府进行统治的朝代。

在江户时代,全体居民都被严格地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期间日本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禁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属于标准的闭关锁国政策

不过这种闭关锁国确实让日本国内由此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经济获得平稳发展,所以文化创作也由此繁荣,江户地区当时是日本经济中心,也是消费中心,这里形成了发达的商业文化跟部分富裕阶层,浮世绘也是从这个时候由一些市井画工开始创作,它类似一种小报性质,刚开始以反映一些具备时效热点的大众生活文化为主

浮世绘最初其实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木刻版画手法,所以浮世绘最初是以小说插画或者民间故事绘本这样的方式存在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江户时期的日本人借鉴了中国明清时期的木刻版画技术及手法,孵化出浮世绘。

江户时代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菱川师宣,被公认为是浮世绘创始人,他出生于江户附近的安房国保田村,家里经营染织品缝纫,父亲是金银织绵艺人,所以菱川师宣小时候就跟父亲学习画绣花图案,大致20岁左右开始涉足江湖,为市井小说手绘画插图。

菱川师宣自画像

这些插画从形式上看跟中国的木刻版画师几乎没有区别的,真正让浮世绘称为浮世绘的在于菱川师宣的一个重要举动,就是他将这些插图从绘本中分离,独立的以单幅形式创作,日本称为一枚摺,一枚摺当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依附,图画就是主题的本身。

最初菱川师宣的单幅浮世绘画面还是单色的,就是黑白两色,日本称为「墨摺绘」,因为当时还不具备多色版套印的技术,但个别画师会为了满足一部分客户的需求,手工上色。

菱川师宣流传于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以下这幅《回首美人图》

菱川师宣在其约二十五年间的绘画生涯当中,共制作了一百二十余幅单幅版画、六十种以上绘本、百余册插图小说,若以每册绘本二十五幅,每册小说插图十幅画面计算,总量约超过二千五百幅,在质与量方面都是此前的出版界及任何一位画师无法比拟的,他的出品极大的提高了木版画地位。所以菱川师宣为浮世绘的确立及使其广泛传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虽然他个人一直坚持否认自己是浮世绘画师,而喜欢以大和绘师自居(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于日本本土的民族绘画),但世人坚定认为他是浮世绘版画的创始人

浮世绘的创作方式与工具,一般来说,浮世绘通常采用山樱木为刻版木料,山樱木其实就是山樱树,因为受树干直径限制,所以版面不太大,一般分为两种规范,分别是「大版」和「中版」,大版尺寸是39cm*26cm,中版是19.5cm*26cm(比A4略小),这些就是浮世绘的常见尺寸,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表现大场景的创作,画师就需要将几块版面进行连接,这种形式称为续绘,常见就两续绘三续绘

制作出一幅浮世绘需要由三种专业工匠合体完成,分别是画师、雕刻师跟拓印师,而这三人背后还需要一个出版商组织,流程是首先由出版社根据市场因素来决定题材、内容、然后还要选择有人气的画师,由画师根据主题内容进行细节把握及创作,完成草图后,交给雕刻师刻版,第一版通常是墨线版,然后由拓印师先拓印出20幅黑白稿,一方面方便雕版修正,一方面方便画师进行配色,通常是一张一色分别标出彩色版位置及色彩名称,服饰上面的图案则由类似学徒一类工作人员来添加完成,然后再给雕刻师分别雕刻色版,最后由拓印师印制。

后世整理统计,归纳出浮世绘创作中的三大主题,分别是美人画、役者绘(歌舞伎演员画像)及浮世绘晚期风行的风景绘(名所绘)。

美人画

美人画其实也是浮世绘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存在形式,美人画所描绘的主角主要是吉原花魁,而吉原是日本著名的第一花柳街,是1617 年时江户幕府开设不久之后,在东京都台东区公开允许设立的妓院集中地,也就是一个专门经营风俗业的场所,吉原这个地名直到 1966 年为止在日本都是一直存在的。浮世绘美人画创作的代表人物要首数喜多川歌麿

其实除了描绘吉原花魁外,美人画的取材也有来自民间的年轻美丽女子,又或者取材一些古典和歌,日本的和歌类似中国的诗歌,和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而发展形成,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比方浮世绘历史上一位大咖铃木春信,他的绘制题材就不局限于花魁。铃木生于 1725 年,他笔下的美人画对比吉原花魁一类,显然是一股清流,多数主角清纯柔美,活像生活中的东邻少女。

役者绘

役者绘又被称为歌舞伎绘,关于这个伎字很多人不解,其实是古代对以歌舞为业的女子的称谓,所以役者绘就好理解了,它主要以描绘歌舞伎演员、表演舞台、大小道具、沉浸在歌舞伎欣赏中的人物场景为主。

役者绘其实最初是以关注舞台表演画面为主的,但后来随着演员个人影响力越来越大,达到一定号召作用之后,浮世绘画师就从描述场景转移到为著名演员绘制肖像为主,当然描述过程中,歌舞伎的服饰,道具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这些役者绘在民间的流传又进一步推广了歌舞伎剧场,两者相辅相成,而且根据后世统计,役者绘的数量跟浮世绘主流的美人画其实是旗鼓相当的。

风景绘(名所绘)

18 世纪中叶,日本其实已经开始与欧洲进行通商贸易,这个过程除了商品交换,也出现了文化碰撞。浮世绘通过贸易过程,作为陶瓷的包装纸流传到欧洲,而欧洲也一样,这个时期西方的一些美术出版物也流通到日本,而这个流通就促成日本诞生了风景绘。

西洋画给浮世绘带来的最大冲击元素就是空间透视及明暗对比,我们知道浮世绘在美人画及役者绘阶段的画风其实都类似现今主流的扁平化风格,或者称之为平涂,平涂的特点是靠线条来形成关系,基本不存在很强烈的远近透视关系,而到了风景绘阶段,这些关系都逐渐出现了。

从事风景绘较为著名的浮世绘画师有葛饰北斋、歌川广重、不韵斋及中井芳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