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志愿军震撼与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与引用

| 通透历史

编辑 |通透历史

这是中国空军史上的奇迹,出动9架土耳其轰炸机,对着大和岛就是一顿狂轰乱炸,甚至还击落了美军的传奇战机,就连美军的将领都炸死了60多名。首次执行轰炸就打出了零战损。

那么志愿军是如何完成这项壮举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场传奇的战役,轰炸大和岛。

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美国为了世界霸主梦,开始出动大量的武装力量对朝鲜内战进行干预,并且在我国边境,临江,丹东等地发动空袭,导致我国多名群众死伤,我国边境的人民安全岌岌可危,在面对美军肆无忌惮的挑衅下,我国高层领导人,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随着这项决定的发出,我国大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地跨过了鸭绿江,开始对在朝的美军发起进攻。

我国空军在成立之初因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局面。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志愿军没有良好的空中优势,从而使得美军更加肆无忌惮地对我军的前沿部队发动轰炸,我军的后勤补给也经常遭遇袭击。我国为了夺取空中的优势,决定在战斗中培养空军队伍。我国的战机大多数都是在苏联面临淘汰的飞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国空军的士气。

1951年七月月初,抗美援朝已经经历了前后五次战役。美军方面提出谈判,但是在谈判中美军并没有谈判该有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地嚣张,使得这次的谈判以失败告终。

随着谈判的不了了之。为了打击美军的士气,志愿军准备对大和岛跟小和岛发起进攻,这次的登陆行动志愿军方面出动了陆空两军联合作战。这是我国志愿军展开的,首次对美军的轰炸行动,而这次的任务目标是收复这两个岛屿。

小和岛跟大和岛都位于北朝鲜的西海岸,这两个岛屿距离鸭绿江的江口大约只有70多公里。临近鸭绿江大桥,这是美军的重要防线。

当时岛上集结了大约1400多的美军驻守,其中包含大量的情报人员,其中还有大量先进的设施,依仗岛屿自身的地理位置,一直在观察中国跟朝鲜部队的动向,以便于跟大部队汇报,这就导致部分行动可能会被敌人知晓,这就会让美军提前做出准备,从而使行动失败告终。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两个岛必须要拔掉。

在之后的会议中,彭老总在会议上更是直接指出大和跟小和岛,就是美军在我军眼皮底子下放的一根肉中刺,必须要连根拔起,除掉它。随着彭老总的发言,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老总跟陆军老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这次任务的命令。

这次的任务由空军的第八师跟第十师负责轰炸,第八师的各种飞机加起来有七十架,其中最主要的轰战机是产自与苏联的中型轰炸机,土耳其轰炸机,其的最大承弹量达到了三吨,每小时的行驶速度可达500多公里每小时,由于土耳其轰战机的载弹量大,续航距离远,这就导致了土耳其轰炸机的灵敏度降低,很容易被敌人盯上。

所以其余的第二,三师,因为没有轰战机,所以由其担任侦察,护航任务,而地面部队由志愿军的50军担任。随着作战的开始,我军先后派出大量的侦查设备,完全摸清了岛上的设施后。

我国空军的第一次联合作战开始了,这是场艰难的作战,因为对刚刚组成的空军来说协同战斗,相互配合,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是偷袭,所以在空军八师起飞之后,各个战机之间的无线电必须全部关闭,一切的行动命令都听从信号弹。

于是在11月6号下午两点半,十多架轰战机在三发信号弹的指挥下,从沈阳机场起飞,目标直指大小和岛。在轰炸机起飞将近30分钟后,又是十多架飞机从凤城机场起飞,其是担任护航任务的活塞式的歼击机,于轰战机在空中回合,歼击机紧跟在后方,为轰炸机护航,一路朝着大小和岛飞去。

在跟大和岛还有几分钟的行程时,远远地轰炸机就看见了大和岛,飞机上的志愿军已经开始了轰炸准备。美军当然也发现了志愿军的飞机在靠近,当即发动防空炮对志愿军进行打击。还有大量的美军歼击机从南朝鲜起飞,成批地向大和岛火速赶来,想要守住大和岛的侦查设备。

随着距离的缩短,志愿军的护航战机开始向美军的防空炮炮阵发起进攻,给轰炸机接近的机会,在轰炸机到达后,美军的炮阵得到了炮火的洗礼,随后志愿军空军继续向大和岛挺进。

于下午三点四十,在没有经过演习跟训练的情况下,志愿军战机按照计划行驶到大和岛的上方,并且向岛上的先进设施发起投弹,数百斤的炮弹相继被投放,一颗颗早已瞄准的炸弹落向了属于自己的目标,大和岛在顷刻之间便被爆炸所笼罩,就连美军撤退用的两艘战舰都没能幸免。

美军怎么都没想到,中国空军在这么短的情况下就完成轰炸,还是一支刚成立的队伍,空军第八师在全员零伤亡,零损失的情况下,精准的命中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成功出色的摧毁了美军在大小和岛的军事设备,完成了第一次的轰炸任务,这次的行动成功的带走了美军的侦查基地,还有60多名美军,其中有包括美军作战科长等十多名指挥官。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的目标任务。

事后,美国的报社在第二天就发表了关于这场战斗的消息,称这次的行动完全是由苏联方面指挥的,跟中国只是担任进攻,是中国跟苏联一起完成的。美国完全就是掩盖了事实,不敢承认中国在这次行动上的取得的战绩。另一边,大家热烈欢迎了满载而归的战士,还有不少没能上战场的战士对他们羡慕不已,恨不得也能上战场。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11月30号,为了地面部队登陆计划的成功,空军八师再次接到了轰炸大和岛的命令,跟上一次不同,上一次是摧毁大和岛上的军用设施,这次的目标是美军的指挥所。

为了这次的任务能够取得胜利,我军选择借鉴上一次成功的作战思路跟时间,起飞的机场也是上一次的地方,这次的行动安排,由于跟上一次的打法大相径庭,这就给这次的行动造成了巨大的危险。但是跟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的空军第八师的阵型发生了改变,因为这次的目标比较小,阵型的改变是为了提高命中目标的准确率。

由于这次的阵型完成适配的时间短,导致原本应该在四分钟后到达的轰炸机战队提前到达了跟歼击机碰头的地点,这短短的四分钟就给了美军带来了机会。

在当时第二次的轰炸任务开始的前三天,我方在志愿军出发的机场举办了欢庆活动,一连持续了三天,这么大的动静把美军的秘探都给看蒙了,不是要进行袭击吗?为了防止意外,这个消息还是被美军的探子发送了出去。这也给了美军提前部署的机会,以防万一。

在经历上一次的失败后,美军显然变得更加谨慎了起来,直接让自己的王牌机队,远东空军第四大队,作为主战斗力对中国的空军进行伏击。我方这一边,因为空军八师提前到达了碰头地点,并且我方还不知道美军的作战计划,这也就导致我国空军八师在没有丝毫掩护的情况下将要面对美军的王牌部队。

当时我方的护航歼击机正在火速地赶往集合地点,但是我方的轰战机已经遭到了来自美军战斗机的袭击,由美国远东军第四大队组成的30多架战斗机,对我军空八师的九架轰炸机发起了进攻。

因为轰炸机不适合灵活作战,在性能跟速度上完全比不上美军的战斗机,这就形成了我军只能不断地进行躲避的局面,但是在面对如此局势,我方轰战机战士用轰炸机上仅有一发的导弹,对美军一架战机进行了瞄准,并且成功的击落了美军的战机,这可以说是打开了战斗机被轰炸机击落的历史。

大和岛附近的天空上,美军空军跟我国空军进行了残酷的对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军的歼击机赶到,迅速地加入了战斗,由于美军的装备更加先进,这就给志愿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志愿军战士完全没有害怕,反而奋勇出击,避开其性能上的长处,专挑对方的短处进行进攻,因为我方战机在火力上比较充足。

为了让轰炸机脱离战斗,去进行轰炸任务,我军歼击机开始吸引对面的火力,来给轰炸机争取机会,形成了前敌后友的局面。登岛作战的50军都能听见空军志愿军那边的战斗声,他们在浴血奋战。

在多艘歼击机的努力奋战下,以损失了多架的战机为代价,终于让轰战机群暂时脱离了战斗,我方被击落的歼击机永远的留在了那片海上。

我方轰炸机继续向着目标前进,但是又遭到了美军无休止的进攻,其中一架轰战机不慎被击中,导致飞机发生大火,面对这种情况,驾驶这架轰炸机的志愿军战士,在队长让其跳伞的情况下,开着摇摇欲坠的战机义无反顾的冲向了大和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完成了向目标的投弹任务。

美军的指挥被炮火覆盖,在完全没有跳伞可能的情况下,这名只有二十多岁的战士跟自己战机坠入了海中,永远地留在了大海上。

这一幕点燃了50军的战士们心中的怒火,朝岛上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敌人相继被消灭,我军登陆计划成功。

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如今的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英勇顽强的身影,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华夏民族的钢铁长城!!!

英雄不朽精神不灭,盛世更思英烈,铭记亦是前行。

文章摘自《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 作者:胡海波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很遗憾,在邓华执意要先打横城的时候,李奇微的看法却和韩先楚一样。李奇微认准了“砥平里是阻止中国军队前进的关键性所在”。

如果志愿军占领砥平里,西线美9军右翼会全部暴露。志愿军只要从砥平里继续打下去,李奇微的战线就会全部龟裂,西线美军将丧失进攻的据点,非大步后撤不可。邓、韩两案之争的关键就在于此点。韩先楚认为,西线付出那么大的牺牲就是为了给东线反击造势,而东线反击的目的是要打开缺口迂回西线美军侧翼,然后迫使李奇微全线后撤以稳定战局。从这个战役目的出发,砥平里才是转换战局的关键所在。打下横城,不管歼敌多少,都只是个战术胜利,打下砥平里才可以改变全局。先打横城再攻砥平里则我军锐气已失,而美军利用强大的机械化力量可以迅速增援砥平里堵住缺口,东线反击就达不成迫使李奇微停止进攻的目的了……

果然被韩先楚不幸言中。横城失败后,李奇微拼命调兵增援砥平里,与此同时,志愿军围攻砥平里的部队由于分属3个军,6个团,建制不一,作战时发生了一系列混乱……

东线反击战开始时,砥平里只有一个法国营在坚守。这是赫赫有名的法国“外籍兵团”的一支部队。统帅这个营的是个标准的老牌职业军人拉尔夫营长,他率法国营坚守砥平里时真是胆战心惊,东边横城方向的炮声震天动地,可以想像那边的仗打得如何激烈,如果中国军队马上攻击砥平里,一个营如何守得住?

“挖工事,TMD快挖工事!等中国人来就一切全完了!”拉尔夫不断踢着那些放下铁锹朝东边眺望的士兵的屁股。拉尔夫中校的担忧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美2师23团团长弗里曼上校率部赶到了砥平里。小小的砥平里一下就被美法军4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营共6,000余人挤得水泄不通。

横城那边的炮声一开始的确让弗里曼上校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到第三天,侦察报告表明四面八方都有中国军队扑向砥平里,弗里曼更是下定了赶紧开溜的决心。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飞过来看了看形势,也点头“同意撤退”。弗里曼立刻着手准备撤退。

然而,此时李奇微的电令到了:“不准撤退,坚守砥平里!”这条老狐狸看出砥平里的重要性了。丢了砥平里,不要说他的西线攻势“霹雳作战”要泡汤,搞不好会全线崩溃。他的结论很简单:“敌军认为攻占砥平里是绝对必要的,因此我军无论如何都要确保砥平里,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

无路可退的弗里曼上校把所有的部队收缩到一个直径为1.6公里的圆圈里,组成环形防线。环形阵地中央是6门155毫米榴弹炮,10辆坦克。

在预计的志愿军进攻点,弗里曼甚至命令士兵泼水成冰,阻挡志愿军步兵冲锋,直升飞机又运来了10天的食品和堆积如山的弹药。弗里曼一番布置,对于主要依靠步兵攻击的志愿军来说,砥平里已经成了一个难啃的钢核桃。

2月13日,志愿军围攻砥平里的战斗打响了。

这场战斗的准备工作就出了问题——地形没看,地图不可靠,和实地存在差异;敌情不明,一开始的情报是砥平里只有要逃命的一两个营敌军,可侦察报告说敌人在大挖工事要坚守,人数也远远不止一两个营;指挥系统一片混乱,负责战场统一指挥的40军119师师长徐国夫最担心的是,攻击部队建制混乱,前后投入3个军的6个团,有些团长的名字徐国夫都叫不出来,而且,由于通讯手段落后,打起仗来各团根本不可能协同,只能各打各的。

经过通宵血战,主攻的2个团竟没能占领一块敌人的主阵地,反而有大量伤亡,在砥平里其他几个方向,另几个团队也进展不顺。由于地形不熟,有个团黑灯瞎火攻下了和砥平里地形差不多的马山,另一个团则兴奋地报告:“已经占领砥平里!”事实上攻占的却是叫田谷的地方,是朝鲜中部几千个外观都差不多的山村中的一个。这些情况弄得指挥部无所适从,等情况弄明白天也亮了。

白天就是美国飞机的天下了。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集中了无数的敌机,整整轰炸了一个上午,到了中午,砥平里被包围的美法军用坦克开路,在飞机掩护下,中心开花,大举反击!志愿军士兵只好固守几个简陋的出发阵地,西线惨烈的阻击战场面在这里重演了,大批英勇的战士倒在美国人的立体火网下……

终于撑到了天黑,白天出击的美法兵全部缩回了环形防线。于是头天的攻击又重演了,黑夜是中国人的。

14日夜,美军飞机扔下了大批照明弹。在那刺眼的白光下,上万名志愿军从四面八方猛攻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砥平里防线,美军则凭借炮火织成一道密集的火力屏障,竭力组织志愿军战士接近阵地,而志愿军的攻击部队只有3个炮兵连十几门火炮掩护,全部炮弹只有不到400发,2分钟不到就全打没了……

打到午夜时分,志愿军在付出惨重牺牲后终于冲过了一道道炮火屏障,靠近了环形防线。惨烈的白刃战开始了。劈断骨头的“劈啪”声在双方肉搏交战地响成一片,美法军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砥平里环形阵地岌岌可危,就连弗里曼上校也吃了一颗子弹。眼看美国人就要顶不住了,可这时天空又浮现了志愿军士兵不愿看到的亮色……乌压压的美军飞机又要下蛋了……

15日,砥平里的战局仍僵持不下。李奇微也沉不住气了,他严令美骑1师5团23辆坦克搭载160多名步兵解围砥平里。经血战,美军十多辆坦克突进了砥平里环形防线,守军顿时士气大振……

而参战的志愿军部队此时接近弹尽粮绝。15日下午,邓华命令40军军长温玉成统一指挥围攻砥平里部队,16日必须拿下砥平里!可此时部队伤亡过大,歼敌战机已失,即使能够攻克,对整个战役态势于事无补,除非在拿下砥平里的同时,能够歼灭相当数量的援敌。心情沉痛的彭德怀再三斟酌,亲自下了撤退令。

当日夜,在漫天的大雪中,志愿军向北方撤去……

《韩国战争史》大肆吹嘘:“砥平里战斗,是美军同中共军作战中在战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战例,鼓舞了全军的信心,解除了美军决策当局对战局发展所抱的疑虑。这次胜利的意义可与英国第8军在阿拉曼取得的胜利比拟,也可以说是‘第二仁川’。”美军战史也大言不惭地说:“第2师在砥平里的英勇坚守后来证明是挡住共产党进攻的转折点。”而李奇微则在砥平里战场巡察时还较为实事求是地说:“算是幸运,总算没有被中国人整垮。”

淘宝志愿军砥平里之战失利,虽只是小挫刀锋主动撤围,却在美军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的主要弱点,从此,美国军方认准了志愿军火力极弱,攻坚能力太差,即使穿插突破也难以大纵深攻击。侵朝美军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一遭迂回穿插即全线撤退,开始敢于固守据点了。美国政府于此役后坚定了在朝鲜打下去的决心,李奇微也以此战证明了他堪为彭德怀的对手!

砥平里战后,一代名将邓华在志司作了深刻检讨,他的挚友韩先楚,则至死都认为应该先打砥平里。这次失利打破了彭德怀稳定战局的希望,东线反击未能达到破坏敌军战役布防的目的,西线的阻击也就失去了意义。1951年2月16日,38军全部撤过汉江。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了。2月17日,中朝联司决定,全线转入防御。

李奇微则得势不让,全线越过汉江继续北进,可惜美军战斗力太差,空有那么优势的火力,一天也只能推进1公里左右。2月20日,李奇微又发起“屠夫作战”,继续北进,踌躇满志的李奇微刚下完命令,扫兴的消息就到了——“太上皇”麦克阿瑟又要到朝鲜前线视察了。李奇微知道,这个刚刚丢尽了脸面的“联合国军”司令是来抢夺自己头上的荣誉桂冠的。

此刻,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尴尬万分。没想到,李奇微居然打退了中国人,世人会怎么看待他呢?为挽回面子,麦克阿瑟只好老着脸皮向新闻界吹嘘,美军以前的后撤是“一种巧妙的战略行动”,“拉长了中国人的后勤线”……然后,他一下子就把李奇微的一切努力成果归功于自己这项子虚乌有的巧妙的战略行动。他说:“现在的局势证明了我的战略的有效性!”

美国华盛顿的高官们既哭笑不得又怒不可遏,艾奇逊写道:“很难设想还有任何人能作出比这更可恶和更愚蠢的声明了……最明显和最傻气的企图,想硬说我们通过在朝鲜半岛上的一路撤退,真的骗过了中国人,真是荒唐透顶。”

在第10军的战术指挥部里,李奇微靠着后面的一张桌子,刚下飞机的麦克阿瑟面对十来名来访的战地记者,镇定自若地说:“我刚命令恢复进攻。”李奇微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被这种赤裸裸的无耻惊呆了。

事实上,麦克阿瑟已经成了华盛顿最讨厌的麻烦制造者,杜鲁门和艾奇逊显然认为,他去马戏团扮演小丑角色一定比在朝鲜指挥军队称职。既然李奇微可以带来了胜利,那么还要这个老朽有什么用?不过,此时李奇微名不符实的“屠夫行动”进展极度缓慢,他语无伦次地向华盛顿报告:“由于敌军在‘联合国军’部队进攻前早已撤退,因而在行动中很少遇到敌军……”没有敌军阻击却进展缓慢?美国人实在是被中国人打怕了……

2月24日,美9军军长穆尔少将乘坐的直升机在汉江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穆尔军长成为继沃克之后又一名殒命朝鲜的美国高级将领。

又一支志愿军部队正在进入朝鲜。这是杨得志的19兵团。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原始的运输手段,杨得志至少还要2个月才能到达前线。无法给兵力捉襟见肘的彭德怀以任何帮助。

在美军进攻势头正猛的情况下,彭德怀却决定非回国一趟不可了。一定要向毛主席说清楚朝鲜战场的真实情况,一定要为志愿军争来必须的增援,部队打得太苦了。

20日,彭德怀恋恋不舍告别硝烟弥漫的前线,心急如焚地启程回国……

21日晨,在躲过美军数次空袭后,彭德怀的吉普车终于驶进了中国的边城安东。他沿途除吃了几口炒面外一顿饭都没吃。

然而,彭德怀被窗外的情景惊呆了——鸭绿江边,粮食垛成山高,猪牛羊鸡成群结队,弹药箱看不到边,御寒衣被上万捆上万捆地一堆堆码在一起。彭德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多少战士就在离这些物资一天车程内活活冻饿而死,端着打光了子弹的步枪冲向敌人……

“唉!”彭德怀痛心疾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他放弃了在安东吃顿饭的想法,饿着肚子又登上了去北京的飞机。

当日下午1时,彭德怀一下飞机就驱车直奔中南海,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告知主席在西郊玉泉山静明园,赶到时,毛泽东正睡午觉,秘书和警卫拦住彭德怀不许进。毛泽东经常严重失眠,入睡艰难,睡着后连江青都不敢打扰。

彭德怀急了,眼一瞪,一伸手把工作人员全扒拉一边去了:“我有急事向主席汇报!”言毕不由分说,推门而入。

毛泽东已被外面的吵嚷闹醒,不由一阵烦躁,可转头一见是彭德怀气立刻就消了。他无奈地叹口气:“也只有你彭德怀才在人家睡觉的时候跑进来提意见。”

听说彭德怀一路没吃一顿饭,毛泽东挥手:“去吃饭,你不吃,我不听汇报。”

彭德怀三下五除二就扒拉下最后一口饭,向毛泽东汇报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席,前线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你们坐在城里,很难体会得到。”然后他详细反映战场上的严酷困难,仔细阐明了不能速胜的观点。末尾他看了毛泽东一眼:“我又乱放炮了……”

毛泽东动容了:“你说得对,身在后方总不能有前线的切身体会哪。”接着,他说出了彭德怀最想听的话:“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彭德怀一闻此语不禁长出一口粗气。只要毛泽东转变观念,许多事情就好办了。但是,还有一件更为难的事得向毛泽东开口。

彭德怀语调沉重:“主席,岸英牺牲了,怪我没有保护好他……”

毛泽东沉默地吸着烟,很长时间才叹息一句:“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3月1日,在参加完为支援志愿军召开的军委扩大会后,彭德怀迅速重返前线。他的这次回国促使中央迅速作出了一系列增援朝鲜前线的决定,补充西线部队的5万新兵、7,000老兵立即前往朝鲜;补充东线的19兵团的4万多兵员随身携带3个师的苏式武器拔营启程;杨得志的19兵团迅速赶往前线;陈赓、王近山的3兵团立即出川赶往东北;空军到朝鲜修机场;炮兵立刻出动1个高炮师、1个战防师、3个火箭炮团和两个榴弹炮团;5,500辆即将到达中国的苏制汽车分给志愿军4,000辆;东北准备10万张病床收治伤员。